近日,在多空因素交织下,债市震动调整、波动放大。受此影响,配置了大量债券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少出现净值回撤。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表示自己购买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有网友称5月购买的理财产品已亏损上千元。面对亏损,部分网友表示正在考虑赎回以及时止损,也有人建议耐心等待。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固收类理财产品近一月平均年化收益率(下同)经历7月短暂回升后,8月再次下行;截至8月25日,收益率已下跌至2.78%。分析认为,在监管部门有效规范债券市场投资交易行为下,机构对于债市走势、资金面变化等的态度较为谨慎,买债热度下降,债市调整带动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
分析人士提醒,在债市新一轮调整下,投资者应适度防范理财产品赎回风险。此外,投资者应充分了解持有的理财产品,保持长期视角,避免因为短期波动而做出冲动决策。
买理财3个月亏损上千元
部分投资者站在持有与赎回的十字路口
“R2理财竟然亏了?”“心都碎了,说好的稳健理财呢?”近日,一些投资者纷纷发帖“吐苦水”表示,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出现亏损。
来自江苏的一位网友发帖称,自己购买了某股份行理财产品,一直表现不错,直到今年8月后出现日收益负增长。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其晒图发现,该网友购买的这款产品自8月开始出现收益波动,且波动较大,最高亏损达200多元,最高收益也超过100元。
从晒图中看到,该理财产品近1年的涨跌幅趋势图呈现稳健上升的趋势,但近1月涨跌幅趋势图却波动较大,起伏不定。同时,该网友还在帖子中表达了到底是否该赎回还是再等等的困惑。
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帖
除此之外,不少网友发布类似的帖子分享自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经历,多位谈到近期“亏损”。有网友表示,自5月购买某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后净值就一直下跌,至今已亏损超千元,当时购买的原因是因为“这款挂在理财的推荐页面上”。
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帖
对于这些亏损,一些网友直接选择赎回,另一些网友因为赎回的手续费过高而选择“再忍忍”,还有网友戏称:稳健亏损也是稳健的一种!此外,也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支招:债券市场短期调控很正常,忍忍就好了。
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评论截图
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查询发现,上述网友提及的理财产品多属于固收类理财产品。据悉,固收类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产品,持仓以债权类资产为主。
那么,如今这类银行理财产品在进入8月后波动放大甚至亏损,背后原因是什么?投资者是否应该赎回?
机构买债热度下降
8月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再次下行
8月初,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今年以来,我国长债利率下行,一些资管产品的长债配置增多,随着短期内债券价格上涨,产品净值走高。数据显示,7 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3%,而当前银行3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还不到2%,吸引部分投资者将存款“搬家”到这类产品。
然而,央行指出,今年以来,部分资管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当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净值回撤也会很大。
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十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见底回升,十年国债期货价格同步阶段见顶回落。同时,债券交易规模快速下降,近日十年国债活跃券日成交在四百笔左右,已经回落至季节性低位,与活跃时期的上千笔相比有明显差距。
十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与成交量(数据来源:wind)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债市交易积极性下降,反映机构买债热度降温。一方面,可能与近期监管部门有效规范债券市场投资交易行为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了机构对于债市走势、资金面变化等的态度较为谨慎。
由于对债券资产配置比例较高,债券收益率的变动对固收类产品的净值波动影响较大。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各类型银行理财产品近1月年化平均收益率(下同)已整体下行,6月已经跌破3%至2.57%;由于7月债市整体上行,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小幅回升至2.83%。其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7月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06%,较上月上升19BP;纯固收类、固收+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34%、2.96%,分别较上月上升16BP、22BP。
进入8月,债市降温,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再次进入下行通道。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全市场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2.78%,周环比下跌0.28个百分点,已经跌破3%。
全市场存续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各类区间年化收益率走势(数据来源:普益标注,单位:%)
普益标准认为,本轮债市调整中,配置中长期限债券及高杠杆的理财产品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而银行理财产品多持有中短期债券,因此产品净值波动幅度整体可控,不过部分通过加杠杆实现高收益的产品对利率的变动较为敏感,应警惕潜在的破净风险。
上轮债市调整曾引发理财产品“赎回潮”
适度防范理财产品赎回风险
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正式实施,理财真正开始净值化运作。当时不少银行理财资金投向债市,随着市场利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跌,部分产品净值回撤乃至“破净”,市场产生恐慌情绪,螺旋下行循环进一步放大,大规模理财产品“赎回潮”伴随出现。
当前,债券市场随着债券收益率上行,已出现一定幅度调整,8月以来,1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从低点上行12.5BP至2.2425%,后有所回落至2.16%。回顾历史,2022年,10年国债2个交易日内上行14BP,理财产品局部赎回就已经开始出现。
本轮债市调整,是否会形成新一轮理财产品“赎回潮”?
兴业证券固收团队提醒,需要适度防范理财产品赎回风险。2023 年以来理财产品通过信托平滑机制、信托为理财产品提供“不当估值”等方式,有效降低了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不过,今年各地监管已开始针对这一问题加强监管,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可能放大。
其次,4月之后监管禁止银行手工补息导致存款搬家,理财产品增加的规模多是此前的“对公存款”客户,故而对理财产品低波动、收益等要求较高。若后续理财产品波动增大、收益不佳,无法覆盖客户的“资金成本”,可能出现赎回理财、归还贷款的行为,届时理财产品规模可能会出现明显收缩,引发负反馈螺旋效应。
另一方面,兴业证券固收团队指出,与历史“赎回潮”相比,当前理财投资基本面尚不具备转向的基础,在地产、权益投资收益都有所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仍有配置需求;同时理财产品发展出的“低波动模式”虽然弱化,但仍有助于净值稳定,因此相比于2022年,或许能在更大程度上抵御债市的波动。
截至8月11日,普益标准数据显示,理财产品规模为29.77万亿,周环比增加2752亿元,其中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增加2245亿元,理财产品还未出现所谓的“赎回潮”。
面对债市波动,普益标准表示,投资者应充分了解自己持有的理财产品的特性、投资策略、风险等级以及历史表现,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波动情况,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其次,投资者应保持长期视角,避免因为短期波动而做出冲动决策,如果持有的产品没有遭遇较大回撤,考虑到其符合个人的投资规划,那么可以考虑继续持有并等待市场回暖。
采写:南都·湾财社 见习记者 黄顺威 记者 马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