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以导弹拦截系统破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以导弹拦截系统破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灵魂骇客技能怎么学?
培养方法如下:
相扑重压 - 8次 - 猛击;
喷射水柱 - 5次 - 击退;
罪恶厨房 - 5次 - 吹飞;
水生导弹 - 5次 - 倒地;
鹰飞弹 - 5次 - 破防 - 侧面攻击时,对敌人发动破防;
喷射风暴 - 8次 - 吹飞;
电流之肤 - 5次 - 眩晕;
英麦曼机动 - 5次 - 浮空;
强烈挖掘 - 14秒 - 击退 - 攻击倒地敌人时,造成伤害提升150%;
莱诺风暴 - 22秒 - 吹飞 - 使用此战技时,击退与吹飞无效;
苏联是如何应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的?
在上世纪的美国里根政府时代,美国推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
其实,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一个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来自外太空的洲际弹道导弹,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以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
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
美国里根政府推出“星球大战计划”的时期,也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苏争霸赛最为激烈紧张的时期。
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双方所拥有的当量都能够毁灭对方十几次。
在这种情况之下,反弹道导弹拦截技术就成为了双方角力的重点。
本来苏联的导弹拦截技术并不落后于美国,但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一出笼,就立刻引起了克里姆林宫和苏军总参谋部的恐慌。
在这种情况之下,克里姆林宫授权克勃格搜集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详细情报。
苏联事后得知,原来美国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其实规模有限,而这有限的反导规模既不是用来保护政府首脑机关的,也不是用来保护重要城市的,而是用它来保护自己的洲际导弹发射井。
那么苏联是如何应对的呢?
我在上世纪的1992年曾经从一本《世界军事》上看到过这件事,书中是这样写的:在得知美国的这一举动之后,此事引起了克里姆林宫和苏军总参谋部的狂喜。
美国此举表明,他们并不打算在战争开始后首次使用核武器,如果他们首先会使用核武器的话,就不会把有限的反导系统用来保护他们的火箭。
但苏军则不然,他们并不打算保护他们的火箭,而是一旦战争爆发就把他们立即全部发射出去。
既然要把它们全部发射出去,那么还要保护它们干么?
苏军总参谋部立即制定了“斧头计划”,意思是未等敌人先行动手,就先发制人把对方置于死地。
战争最后始终没有爆发,“斧头计划”也最终没有得以实施。
但从苏联这一疯狂的举动中,如果战争一旦爆发,先发制人、先行动手策略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星球大战计划"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其内容简单说就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
当时,苏联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核攻击力量和导弹破防能力,美国害怕"核平衡"的形势被打破,所以推出该计划,以建立有效的反导弹系统,维持其核优势。
而对于该计划,苏联作了两个方面的应对:
1、针对星战计划采取同步行动 沿用美苏争霸以来的一贯手法,就是,美国有什么,苏联一定要跟上,而不至落后挨打。美"星球大战计划"一经公布,苏联方就意识到,若放任美国开展计划,将会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使其处于战略劣势地位,因此,苏联方面作了最大限度的跟进,其中,1986年,苏联建造的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和平号"空间站,就是在"星球大战计划"的压力下加紧部署的。然而,"星球大战计划"因为太过烧钱,在美国都饱受诟病,而对于经济实力远逊于美国的苏联,可想当时是造成了怎样的负担。
2、主张禁止太空军事化,通过谈判阻止美国实施星战计划 在"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的几年内,禁止太空军事化问题一直是历次美苏首脑会议和核会谈的主要议题。苏联要求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则以此为筹码,逼苏联在陆基洲际导弹方面让步,直到苏联解体,此项谈判都没有达成结果。
1993年,美国国防部长阿斯平宣布"星球大战时代"已经结束,美国放弃在空间建立反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随后美国中央情报局文件解密,"星球大战计划"被证实是一场彻底的骗局,于是,人们开始相信,"星球大战计划"只是美国为拖垮苏联而耍的"虚晃一枪"的招术。
发展空天母舰有前景吗?母舰带无人机机群出击,各分机攻击后返母舰?
图注:“小精灵”概念演示画面中,C-130运输机的货舱门开启,机器人将一个发射架推出舱门
美国就正在研制这种技术,就是DARPA的"小精灵"项目,它是由C-130运输机、B-52/B-1轰炸机等平台携带大量小型无人机,在敌方防区外空中发射,在空中组网和其他有人平台协同执行ISR、电子战、破坏导弹防御系统等任务,任务完成后退出敌防区,一架C-130运输机可在空中将机群回收并返航。
图注:数百个小型无人机随即分离,然后在运输机周围飞行
"小精灵"无人机设计最大作战半径926千米,接近F-35战斗机,在编队作战时,可通过组网实现通信中继,支持远距离外的战斗机进行超视距打击;采用运输机/轰炸机作为无人机的空中发射回收平台,这些大型有人机尤其是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是战斗机的数倍,可携带"小精灵"无人机深入对方防区内执行任务;"小精灵"无人机设计最大载重54.5千克,除常规的光电/红外载荷外,可以搭载电子战、探潜设备等,替代高价值有人机执行多种任务。运输机/轰炸机、无人机、有人战斗机的结合运用将全面提升空中装备作战范围、部署运用灵活性和安全性,形成全新的制空能力和作战模式。来去无踪且随时可将战力化整为零的“空中航母”,兼顾了降低人员伤亡和增强作战效能两大目标。非隐形的C-130运输机并非最理想的搭载平台。未来军方可能要求订购一艘隐形“母舰”来承担“空中航母”的角色。对美国空军来说,所谓的“母舰”也许是经过改装的B-21轰炸机。
发展空天母舰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发展空天母舰的前提条件是,大飞机制造技术的突破。最起码,也需要突破起飞重量两千吨级以上的大飞机制造技术。才能够携带足够的小型无人机执行作战任务。这又带来另外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飞机发动机技术的突破。令人尴尬的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飞机发动机技术。要把空天母舰变成现实,估计中国需要30到40年的时间。40年以后,导弹技术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激光技术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卫星上就可以直接对空天母舰进行攻击?那时候空天母舰还有存在的意义吗?那么大的体积在天上不是一个活靶子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以导弹拦截系统破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以导弹拦截系统破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