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Q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阿Q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阿Q人物形象有哪些方面?
阿Q人物形象有几方面比如:自尊自负、自轻自衫茄贱、自欺欺人、忘却失败、欺软怕硬、猜乱懦弱卑怯等。
1、自尊自负
阿Q本身是个非常卑微而且贫贱的人物,但是他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是家乡有钱有势的赵太爷,他也认为,他的儿子将来比他阔的多。会拿别人的缺陷肆意嘲笑,然后引起为荣。
2、自轻自贱
阿Q能够自己贬低自己,而且在自轻自贱了之后,还能够认为这种轻贱使自己的地位更加高。
3、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是阿Q常常用于安慰自己的表现,以让自己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被别人打,他可以想象成自己被儿子打了,认为整个世界不像样,于是又按照自己的意愿转败为胜,心满意足。
4、忘却失败
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的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穗塌档,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
5、欺软怕硬
阿Q本身就是非常卑贱的小人物,身体瘦弱、口才也木讷,不论打架还是骂人都不是别人的对手。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先估量对手的力量,专捡软柿子捏,木讷的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
二、阿Q的人物形象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间创作的中篇小说,最初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后来收入于小说集《呐喊》。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披露了国民性的劣根,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审视人们的现实生活。小说中的阿Q这个人物形象,善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的思想,忽视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低微,他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受到严重的压迫。阿Q是一个贫苦农民,一方面,他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封建保守而不觉悟的农民。阿Q的性格可以说象征了我们的国民性,鲁迅先生希望通过这篇小说,揭露国人的精神上的劣根性,引起我们的注意。虽然阿Q不是与我们同一个时代的,但具有他这种性格的人却一直在我们身边。
阿Q对生活偶有不满,却无反抗意识。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非常落魄,被人瞧不起。为了获得心理满足感,他用幻想去欺骗自己。他穷困潦倒,却说自己祖上阔绰,还瞧不起别人。他地位地下,几乎人人都可以欺负他。他被人打了了后,却说是儿子打父亲。而当别人让他说是人打畜生时,他也满口答应。面对别人的欺辱,他从不反抗,只是在心里用着那套“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欺骗。他认为被人打也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是“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这“第一个”让他满足,他把自己和考第一的状元同等化,又有了轻视别人的理由。阿Q虽然在生活中是个失败者的形象,但他毫不在意,因为在精神上,他是这个世界的老大。阿Q在赌场被人抢劫了,他十分痛苦,但他像往常一样,什么也不做,只有他的“精神胜利法”陪伴着他,自己打自己,当做是自己亲手打了那个盗贼。
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阿Q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性格保守,尤其是对他的两性观。他年近30还没有恋爱,身份低微,靠打散工过日子,按理说不会在意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观点。但他却对男女之事瞎余尤为介意,时刻维护着封建的两性观念。作为一个人,阿Q是有生理欲望腔尘的,而他的观念却又与他的生理欲望产生冲突。这时,他的封建观念竟然压住了他的生理欲望,因为他觉得这是违反道德的,只能偷偷的想,被人发现了,他也不反驳。而当他看到一对男女在一起说话的时候,他却以正人君子的身份来谴责别人。封建观念和生理欲望使阿Q人格扭曲,他要维护封建传统,只能牺牲自己的情欲,把女性幻想成祸水,只有这样才符合自己的两性观念。他从未想过,自己的情欲也是需要正视的,女人也不是全坏的。对封建思想的不觉悟,使他的恋爱成为悲剧。
阿Q欺软怕硬,对弱者缺乏同情心。王胡和阿Q,同样是靠打短工为生,都处于社会底层,但阿Q却因为王胡有络腮胡子,竟然瞧不上王胡。阿Q与王胡互相对骂,后来还打了起来。阿Q觉得自己比王胡厉害,就动手打了王胡。然而磨圆滚,当他被王胡大的鼻青血流的时候,他却只有求饶的份。虽然他不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自己被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欺负了,这是他的耻辱。他甚至认为是世道变了,地位低的人竟敢打地位高的人,这是不符合他的常理的。而小尼姑,一个女子出家,想必是因为之前受过许多挫折,也是一个弱者的形象。阿q也觉得她是弱者,是一个女人,却没有因此而同情小尼姑,反而是去欺辱她。把他今天的不快通通撒在小尼姑身上,“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这种说法实在是荒谬至极。最过分的是,他居然还对小尼姑动手动脚,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胜利。阿q在别人眼中应该就是一只猴子,大家都想看他出丑。而他却觉得,你们比我弱小,那我就可以尽情的去欺辱你们;要是比我强大,那我便愿意被你欺负。阿q的这种欺软怕硬的性格,不仅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败坏了他自己的道德形象。
阿Q麻木健忘的性格。阿Q不但不自知自己的落后,也不具有对弱者的同情心,麻木健忘使他忽视生活带给他的苦痛。闹革命时,未庄的人害怕的躲了起来,而阿Q想“革命”这个东西厉害得让所有人都害怕,那我去闹革命,不就次所有人都厉害了吗?为了得到别人的正视,即使他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他也去要去做。他没有团结自己的革命群众,也没有与自己的革命敌人作斗争,只是麻木的随意的乱闹。临死前,他还想着发出“革命者”的最后一声,稀里糊涂地死去。在未庄这个旧中国农村里,赵太爷属于地主阶级,是这里的老大,赵司晨是中农,而阿Q、小D和王胡是贫苦农民,地位最低。赵太爷钱财充裕,在未庄里有极大的权力,他可以剥削这里的农民。阿Q的恋爱悲剧可以说也有赵太爷也有原因,赵太爷运用他的权力对阿Q进行压榨。阿Q对吴妈表白,赵太爷却因为吴妈是他家的佣人,有失他赵家的颜面,便让地保半夜去土谷祠,去教训阿Q。赵太爷还给阿Q开出了苛刻的条件,让阿Q赔了工钱和衣物,再也不能去赵家打工。面对赵太爷的欺辱,阿Q却从不反抗,麻木地接受他把这种欺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他被别人打了之后,用精神胜利法得到了满足,就忘了这件事。他的麻木健忘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阿Q受到封建思想的摧残。阿Q调戏了小尼姑之后,开始对情欲想入非非了,他想要有一个女人替他打理生活,这本是正常人的正常思想。但是他望而不得,这让他想起了封建的男女的观念,他要维护这种封建思想,他把女人当做祸水,甚至正气凛然的鄙视别人的爱情。从阿Q求爱的女主——吴妈也能看出封建思想对人的摧残。吴妈被阿Q表白之后,做出了一系列表示痛苦的动作,她痛哭,想自杀。在现在看来,被人表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你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而吴妈这个封建妇女,她认为自己被阿Q亵渎了,自己不纯洁了,封建思想要求妇女要守妇道,而阿Q让自己失节了。旧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作者通过底层农民去表现封建思想对人们心灵的毒害,反映吃人的礼教和封建意识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从社会历史来看,在封建时期,中国的农民一直处于社会底层,他们地位地下,生活贫苦,生存得不到保障。但是他们也要生活,也要于这充满痛苦的人生中寻求一丝生存的希望。现实不断的地蹂躏他们,每天要做干不完的活,而赵太爷等人却养尊处优,他们无计可施,也改变不可这种阶级分化。他们只能向心理世界寻求慰藉,他们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在虚拟的世界中,把现实的痛苦转化为美好的幻想。这也可以解释阿Q常用“精神胜利法”寻求心理满足的原因。阿Q无名无姓,无亲无故,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很低。阿Q想夸耀自己,说自己与赵太爷同姓,却挨了赵太爷的耳光。他身份低下,没有能与赵太爷对抗的武器,便没有办法去反抗赵太爷的权威,只能在心里发泄:我被儿子打了。农民的这种生活令人深深同情。
阿Q形象对当今社会有很大的历史价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但封建思想仍有残余,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仍然存在。阶级矛盾也依然存在,国人的奴性意识也未消灭。我们要不断努力,克服种种障碍,追求自由平等的先进的现代思想。不公平的对待侵害到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要勇于发声,积极反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外文学史的著作。《阿Q正传》的主人公是农村流氓阿Q,他的奴性与帝王性的矛盾,使他满足于精神胜利法,造成了他的性格悲剧。他狂妄自大,却又自轻自贱,令人同情却又令人憎恨,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众多国人的代表。鲁迅塑造的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国人精神层面上存在的劣根性,小说极其具有广泛社会意义与深刻历史意义,值得我们反思。本文从阿Q的性格开始分析,探索国人人性的弱点,反思历史,找出我们民族的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并将其扫除干净。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砥砺前行,将鲁迅先生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构建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Q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阿Q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