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仪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仪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仪礼》中记载古人婚有"六礼","六礼"包括下面哪些内容
《仪礼》是我国古代一部记载礼仪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最早的礼仪文献。西汉时期,由鲁国的高堂生传下了《仪礼》的17篇内容,这些篇章在西汉中期被分为大戴、小戴和庆普三家礼学,均属于今文经学,并被立于学官。1959年,甘肃武威的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汉代的《士礼》木简,这些木简属于庆普传本,对于研究《仪礼》具有极高的价值。
现行的《仪礼》版本是由东汉的郑玄所注释的,其篇目与西汉学官所藏《仪礼》相同,均为17篇。这些篇章包括了士冠礼、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
此外,《汉书·艺文志》中还记载了一种《礼古经》,共有56篇,其中的17篇与今文《礼经》基本相同,其余39篇被称为《逸礼》,现已失传。
对于《仪礼》的研究,除了传统的《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贾疏外,南宋朱熹的《仪礼经传通释》、清人张尔岐的《仪礼郑注句读》、凌廷堪的《礼经释例》、胡培晕的《仪礼正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著作。
二、仪礼是什么时候书写的?
仪礼,全文57000余字,原称《礼》,汉代又称《士礼》、《礼经》,晋代以后称《仪礼》,它是现存最早记载古代礼仪的书。《仪礼》成书于东周时期,但书中所载的各种典礼仪式,应在此书之前就存在了。孔子办私学时,通过对古礼的整理编辑形成了《礼》的教材,礼是孔子讲学的重要课程,也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西汉初,由鲁高堂生传下《仪礼》17篇,在西汉中分为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三家礼学,它们都属于今文经学,立于学官。1959年在甘肃武威发掘出汉代抄在木简上的《士礼》多篇,属庆普传本,为研究《仪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流传至今的《仪礼》是由东汉郑玄注释的刘向《别录》本,其篇目与西汉学官的《仪礼》相同,都是17篇,包括士冠礼、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又有《礼古经》56篇,是古文《礼经》,其中有17篇与今文《礼经》基本相同,另外39篇汉代称为《逸礼》,已经失传。《仪礼》研究,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贾疏外,南宋朱熹的《仪礼经传通释》、清人张尔岐的《仪礼郑注句读》、凌廷堪的《礼经释例》、胡培晕的《仪礼正义》,都是较重要的著作。
三、《仪礼》的发展过程有哪些?
西汉初,由鲁高堂生传下《仪礼》17篇,在西汉中分为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三家礼学,它们都属于今文经学,立于学官。1959年在甘肃武威发掘出汉代抄在木简上的《士礼》多篇,属庆普传本,为研究《仪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流传至今的《仪礼》是由东汉郑玄注释的刘向《别录》本,其篇目与西汉学官的《仪礼》相同,都是17篇,包括士冠礼、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又有《礼古经》56篇,是古文《礼经》,其中有十七篇与今文《礼经》基本相同,另外39篇汉代称为《逸礼》,已经失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仪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仪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