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银行理财市场经历了规模波动。有媒体报道,从业内汇总的数据显示,11家主要银行理财公司(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浦银理财和平安理财)10月末的存续产品规模合计约为19.4万亿元,较9月末回升约4300亿元,但仍未恢复至8月末水平。
全市场银行理财数据也呈现类似趋势,华源证券固收团队统计,截至2024年10月末,理财规模合计29.7万亿元,10月份理财规模环比增长了0.36万亿元,显著低于2023年同期0.9万亿元的增量。
规模回升低于预期,股市分流是主因
9月末股市开启上扬模式,叠加部分固收理财因债市调整造成的净值回撤,资金从存款、现金类和固收类理财产品流向股市,对银行理财规模增量造成扰动。
10月黄金周后首个交易日,部分银行暂停了代销理财产品的快赎功能,原因是已垫支的金额达到设定的垫支总额(即客户快速赎回申请总额度超过限额),产品管理人暂停提供部分相关产品的快速赎回、消费支付服务。同时,有银行高管指出,10月8日单日就有大量资金从储蓄存款流向股市,加剧了存款波动。9月份权益市场回暖,带动部分含权理财的权益部分收益上升,但整体来看,9月末行情是今年以来理财含权部分难得遇到的加仓档口。
10月,银行理财不仅受到股市分流的影响,还受到自身产品表现的影响。9月下旬债市波动导致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推高了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和业绩不达标率。根据华西证券统计,截至11月1日,整体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率为2.4%,产品业绩不达标率升至22.1%。
尽管如此,10月理财规模仍处于回升区间。分析师指出,若净值表现持续回暖,叠加跨月后表内资金回流理财,理财规模或将季节性转增。
理财产品结构变化
有媒体统计,从产品结构变化来看,11家理财公司在10月的主要增量来自于现金管理类产品和固收类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合计增长约3300亿元,固收类产品合计增长约4300亿元。规模排名方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分别以2.4万亿元、2.14万亿元、1.94万亿元的规模分列前三;而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均突破1.92万亿元。
据华源证券分析师廖志明研报统计,今年以来,股份行理财公司中,恒丰理财、浦银理财和华夏理财的规模增幅较大。截至10月末,恒丰理财规模较年初增长52%、浦银理财增幅达38.9%;华夏理财增幅达37.6%。城商行理财公司中,苏银理财规模超6300亿元,宁银理财和南银理财分列第二、第三位。
含权理财产品受关注,但规模占比仍小
随着权益市场转暖,多家理财公司将“含权”产品摆到重要位置,处于“待售”状态的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数量也较多。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布局权益类理财可以应对股债跷跷板效应,分散风险,利用股市上涨机会提升收益。
尽管含权理财产品受到关注,但从整体市场来看,其规模占比仍然较小,产品仍以“稳健”为主。截至10月31日,全市场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5675.41亿元,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1.74亿元,“固收+”产品的存续规模16.77万亿元,在整体理财市场中占比不高。单只银行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也普遍较小。
银行理财更多地作为存款替代而存在,存款利率的变化对其规模影响更大。分析师指出,当投资者预期理财收益率不低于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时,购买理财的动力更足。截至2024年9月末,中国个人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48.8万亿元,理财规模29.3万亿元,仅为个人存款规模的19.7%,银行理财替代存款的空间依然很大。市场对于稳健理财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发行的“低波”产品已达518只,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到3.24%,今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达到3.1%。
本文源自金融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