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几十年,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不自信、自卑、优柔寡断,但是自己唯一自信的一点就是知识储备丰富。说不上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能超过90%的大部分人。
周围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大量的知识是怎么储备的呢?
我自己好好想了想,也许就是下面的几点
1、从小学到大学,我读了不少书,特别是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那时候互联网没有普及,我也没有接触互联网,家里的电视机也没有几个台,而且广告居多,因此空闲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这期间储备了一些知识。遗憾的是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人给买书,因此我所看的书也是有限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都有大量的书,但是互联网发达了,很多孩子迷上了短视频、直播,看的书反而越来越少了。
2、正常上学的积累。我们从小学习语文、数学,到了初高中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等,课堂上好好学习,也可以积累不少知识。
3、生活中、工作中的碎片化学习。工作以后,事情繁多,看的书少了很多。但是我心依旧少年,永远保持着一种好奇心,比如我对天文感兴趣,就买了天文望远镜,逛牧夫论坛,积累了各种恒星、行星的大量知识。我对食虫植物感兴趣,就买了捕蝇草、猪笼草、茅膏菜,在种植中积累知识。而且只要是生活中、工作中我碰到不明白的、不懂的、不认识的盲点,我都会去搜索,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既想要知其然,更想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养成了不懂,就看互联网百科的习惯,多年下来后也积累了不少知识。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看各种纪录片,以及一些知识类的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地理中国、中国通史、神秘的西夏、档案等这类文史类节目,还看了一些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一些公开课。
时间久了,积累的多了,很多碎片化的知识慢慢的就互相关联起来了,不再那么碎片化了。
比如初中学习的辛弃疾的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当时也只是背诵,也只知道“佛狸”是一个皇帝,其他的也不清楚了。现在看到“佛狸”就想起了拓跋焘,还想到了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看到灭佛,又想到了萧衍的拜佛运动,看到萧衍又想到了白袍大将陈庆之,又想到了那句话“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看到白袍大将,又想起了薛仁贵,看到薛仁贵又想起了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
相比起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更为庞大和复杂,如果说人文科学的碎片化学习是蜻蜓点水,那自然科学的碎片化学习连蜻蜓点水都算不上。不过我坚信知识积累的多了并没有坏处。
总结一下,时刻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就是成长最好的保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